摘要: 新加坡EP就业准证迎来重大变革:COMPASS评分制度正式实施
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重要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一直吸引着全球众多人才的目光。为了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
新加坡EP就业准证迎来重大变革:COMPASS评分制度正式实施
新加坡作为亚洲的重要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枢纽,一直吸引着全球众多人才的目光。为了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加坡政府近期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政策调整——从2023年9月起,新加坡EP(Employment Pass)就业准证的申请流程将全面采用新的COMPASS评分制度。
COMPASS评分制度详解
COMPASS全称为Complementing Employer's Position on Skills and Talent,意为“补充雇主在技能和人才方面的立场”。这一新制度旨在通过量化评估,更准确地筛选出那些真正对新加坡经济发展有贡献的人才。具体而言,COMPASS评分系统主要依据四个维度进行打分:
1. 薪资水平:申请者的薪资必须达到或超过新加坡同行业、同等职位的市场平均薪资水平。
2. 学历背景:申请者的教育背景需要与所申请职位相匹配,通常要求至少本科学历。
3. 技能匹配度:评估申请者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是否与职位需求高度吻合。
4. 劳动力市场测试:确保雇主在本地招聘无果后才考虑引进海外人才,这一步骤旨在优先考虑本地就业机会。
对申请人和企业的影响
对于有意申请EP就业准证的个人而言,COMPASS评分制度意味着更高的申请门槛。申请人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验,还需要在薪资水平上达到一定标准。由于引入了更为严格的劳动力市场测试环节,申请人还需证明自己是该职位的最佳人选,而不仅仅是拥有相关资质的候选人。
对企业来说,COMPASS评分制度同样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需要提供详尽的劳动力市场分析报告,证明其在尝试本地招聘未果的情况下才考虑引进海外人才。这意味着企业在招聘过程中需更加谨慎地规划,不仅要考虑候选人的专业能力,还要关注其能否满足政府设定的各项标准。
政策背后的考量
新加坡政府推出COMPASS评分制度的背后,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新加坡希望吸引更多具有高价值、高技能的国际人才来推动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该政策也体现了政府致力于保护本地就业市场的决心,确保本地劳动力能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COMPASS评分制度不仅是新加坡EP就业准证申请流程的一次重要革新,更是政府在平衡国际人才引进与本地就业保障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的重要举措。对于有意前往新加坡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并适应这一新制度将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而对于企业而言,则需要调整自身的招聘策略,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